首先是时效性,事实越新越好。读者肯定需要时间上新近发生的信息,时间距离越短,新闻价值越大,受众的求知程度也越大。
第二就是重要性,即一个选题事实所包含的公共价值,公共性越强,事实就越重要。
第三点就是显著性,也就是显要度。可以对比各个平台的热搜头条,包括转发数据,比如短视频平台的热搜榜、微博广场和朋友圈,热搜的优先程度决定了选题的知名度。
第五个是趣味性,即能够调动受众兴趣的选题。这类型的选题可能是“常态”的,但是我们“视而不见”。比如每天跟我们擦肩而过、跟我们打招呼的某个群体,可能就是所谓的灯下黑的盲区;或者位于受众普遍的知识盲区、具有公共性的群体和个体切口。
第六个就是事实背后的真相,甚至是真相背后还值得延展的复杂部分,尤其是在特稿里。故事的曲折度越高,选题价值就越大。故事张力越大,戏剧性越强,越能成为一个好选题。我之前做的“杭州保姆纵火案”基本上能满足以上六点中的五点。
其实上述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比如根据信息需求时效性还可以细分,一般(发稿)是以三天为第一窗口期,五到七天是第二窗口期,有的选题有第三窗口期,也就是选题的第一落点、第二落点和第三落点。
第二落点的例子,比如之前做的“网课爆破”,一位老师在上网课的时候猝死。在第一落点上,我们需要清楚快速地知道核心事实、来龙去脉。第二落点是实施网课爆破的群体和上网课的教师群体。第三落点就是网课时代师生关系的变化,师生在网课的互动中有什么故事,这可能是基于热点我们能做的深度内容延展。
我们做的金晓宇系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社会热点,有很多媒体去做。我们从第一落点开始,一直跟到了最后的回访,从大家感兴趣的金晓宇老师的父亲给殡仪馆打电话引出了人物方向的第二落点;又做了为期一年的观察,观察父子关系的变化,作为第三落点。
类似的还有疫情时期的一些稿件,这类选题有一个观察期。大家可以翻一翻自己的选题库,是不是有的选题适合有观察期,当它在某个节点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就可以成为一个新选题。
不是所有选题都有几个窗口期,有一些时事热点对信息的需求非常高,可能从采写到发布都要在三天之内完成,才能保证时效性。
对于选题而言,有多个落点的好处是什么呢?比如网络爆破群体,直接突破参与爆破的群体是最难的,老师则相对容易突破。在报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把这两个角度全都写上,你的选题角度可能成为素材或事实的信源。在选题单里多写一些可能的破题角度和方向,就是为了大家不要在一个选题上耗死。
还有一些选题来源于小众的内容与主流标签发生的碰撞,常见于亚文化,比如游戏电竞领域、二次元领域。
另外就是我们现在很少能碰到“小热点”。可能有一些自媒体的视频或者碎片化信息比传统媒体发得还要早,所谓的独家和一手信息可能远远先于我们发出去,所以突发事件要去找新的角度。
我会从个体命运寻找当下时代的切口,不仅是事件的发展变化,也能投射某个群体的困境或者状态。这种大时代下的小切口或者为个体寻找到一个社会坐标系,可能需要一点运气成分。并且无论在发稿时的表达方式如何,我们可能都会选择去筛选尽量多的样本来作为外围素材(它可以是在稿件中呈现的,也可以是作者的信源平衡与判断论述的基础)。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找选题的方法,在各种社交平台的账号搜索一些偏行业和社会的关键词,不断地在高赞的观点下评论,算法会精准地推送有争议的短视频或者图片,我叫这种账号“选题号”。
做稿时母题的确立非常重要,尤其是现象类的稿件。我们在立题的时候,要进行非常多轮的讨论。从作者到编辑,都会被自己的认知所局限住,我们感兴趣的也不一定就有公共价值。
静态的稿件前期的考量是非常谨慎的,可能要通过阅读大量的论文、年报、财报、白皮书调查、学者的田野调查、专家的观点等来帮我们确认母题。
基本上作者和编辑手里都有一份按照自己习惯写得比较详细的选题单或选题档案。用一句话来告诉我,你想表达什么,或者为什么要看这篇稿子,这可能就是这个选题最关键的部分,我把它写到选题名称里。
基本信息的部分需要在立题开始之前就完成,也就是在报题前就要和对方进行一次比较长的沟通,它涉及到提纲的构建。在访谈之前,我们会有提纲预期的构建,最坏的情况就是跟访谈对象聊完,他和我预期的完全不沾边,打破了我所有的认知。
提前构建提纲的帮助是:第一,报题的时候对于自己的选题比较有信心;第二,有一个大方向在,在做第一次沟通的时候,不至于完全被对方拉着走。沟通技巧之外,我们当然要保证最起码的良善真诚和互相尊重。
此外,你心里还要有个“闹钟”,提醒你到底想要什么,它能决定你的题能不能做。如果现实跟你预判的差十万八千里,那么它可能就是另一个题,所以建议大家不要跳过这个步骤。
素材梳理之后还要再进行一次素材搭建,其实素材的搭建并不是从拿到素材开始的,它往往是开始于立题之前,前期的准备可能是用于确定选题的,也可能是增加选题维度的。
素材中得到了预期没有的东西,是“素材树”多出来的一些枝干,通过做选题前和素材收集齐之后的对比,才能搭建一个比较稳固的“素材树”,有了这棵树之后,才知道是缺枝干还是缺叶子,才知道后续还要再跟讲述者沟通什么。
在稿件里面看到的一句话可能是分很多次得到的,尤其是有一些表达比较晦涩或者不太擅长沟通的访谈对象,需要一步一步去获取对方的信任。有时候整个稿件都已经写完了,他突然会给你一句比较翻天覆地的东西,你还要去再修改稿件。
在沟通过程中有一些技巧——多问一些反问句,通过追问得到信源和论据。我以前的编辑老师会不断地对我进行提问,我现在也会和我的写作者有一个反向提问的过程。在和访谈对象沟通中也可以这样,在对方表达的过程中,反复地提问:真的吗?确定吗?为什么?(这不是直给的,需要一些耐心沟通)尤其是在访谈对象发表比较肯定或者否定的观点,多问一些信源和论据。
能争取去现场和访谈对象面对面采访,就一定去现场。写作者到了现场,可以打破对方的一些天然防备,也可以用五官去复合感知。赵涵漠老师写狗仔记者卓伟的一篇稿子()里写道,“在大约7小时的采访中,卓伟曾4次提起一个日期,2000年1月27日——即便他有时会忘记某条八卦新闻产生的地点或时间。”所以她就问:“1月27号对你很重要吗?”对方用不怎么口语的话回答,“那是命运转折的一天”。
我们写深圳白石洲王国的时候曾有一段这样的描写:但白石洲的居住者们也时刻生存于巨大落差下。租户吴雨在世界之窗对面的益田假日广场上班,是轻奢品牌CK的导购员……商场的柑橘香水味让她觉得舒服美妙,但下班后一返回白石洲,站在路口,生肉烂菜的味道扑面而来,人们推着电动车小摩托穿行而过,吴雨要从这股“信息流”里挤过去才能回家,“就好像穿越一样。”这里面提到的场景、味道、人车声音嘈杂等等,写作者是亲自走过的,它表现出来就很真实生动。
你要到现场,长久地坚持和拉扯。在获得了对方信任的前提下,对方会潜意识提供一些信息。我和编辑会把它叫柳暗花明的时刻。我去江西盲山做的一篇稿子,是关于被卖到山里的柬埔寨新娘的()。我提前找到了一个线人,他向我求助,说自己花钱买的媳妇儿领了结婚证,带着他的儿子跑了。除此之外,他不愿意在电话里跟我沟通任何信息。
我跟他第一次沟通是在他家里,他给我展示了一些书面证据,他们的结婚证,结婚照片,之前妻子的痕迹。但是关于他自己的,说得特别少。因为进山只有一条路,如果他不带我去,我完全不认识,那个山路普通的机动车又开不进去,我只能跟他坐摩托去,山路比较窄的地方,只能用脚走。
我对他的认知是住在被山包围的县城,收入低,没有正经工作。我们俩走在山路上,我说,“你又耽误工作,也赚不了钱”。他说,“没事,现在没工作”。我说,“那您以前干啥的”。他说,“我以前坐牢”。
我当时就愣住了,在沟通中所谓的柳暗花明的时刻,你能感知到对方在给你一片新的信息领域。他对你信任了,或者放下了防备。一旦他放下了,你在沟通的过程中是有感知的。
我不敢相信,问他为什么,他连头都没回。我记得特别清楚,我手上在打开录音,看了他一下,他挺平静的,像是问我晚上吃什么,说“我是杀人”。当时感觉信息量有点过大,问他是不是在开玩笑,他直接就把车停下了,从怀里拿出一个证明,“我没跟你开玩笑,你看我这个有白纸黑字写着”。
我看完了还顺手拍了一下,感觉毛孔都张开了,一方面是对于信息极度的渴求,另一方面是本能地有些害怕。当时路已经走了挺远的,如果他把我放在这儿,短时间内我都没有办法自己走回去。后面我没有表现出对他的身份有特别多的诧异,在路上逐渐获取了他的信任乐鱼电竞。
当我们和这种人去接触的时候,比较苦恼的是,他具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和公共面具,我们理解的他的身份就是他的真实身份吗?撕碎这些之后,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沟通上,要主动给对方一个留白的时间,这个时间可能是你的一把钥匙。我自己之前把所有的录音拉了一条线出来,发现往往在第二次沟通,录音进行到53或者54分钟的时候,对方需要休息了或者不愿意再聊。我会把它叫做黄金53分钟,因为这时你要学会去放缓沟通的节奏,或者给他在相关的这个话题上一些主动权。这个时候往往最容易发生转机,对方可能会给你一个新的东西,或者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素材。
沟通中听到关键词一定要随手记下来,可能会有一些同学习惯把所有的东西都弄完再一起去梳理,我自己在每次录音之后都会整理关键词。在聊的过程中,你的敏感度告诉你一定要被读者看到的关键词要随笔记下来,有利于之后“素材树”的扩建。选题的经纬度都是由每一次录音搭建出来的。可能某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背后是几个维度的交叉印证,一定要不断地去推翻和印证它。
从破题开始就要不断调整框架的搭建。之前我们有一个实习生做了,前期框架搭建之前作者聊了50多个人,我们很容易就能从丰富的前期样本梳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
很多定语其实不是主观去判断的,而是由你所得到的海量信息组成的素材,如果从这些素材里你能合并一些“同类项”,那这些就是你的母题、素材树的主干,其他的枝干、叶子和花朵,可能要根据素材不断地调整填充。
你所认知的现象人物,你所接触到的一切所谓的事实,并不是非黑即白,或者二极化的。它是像钻石一样,有很多切面,聚光灯聚焦的这个最璀璨的部分,也就是我们说的人物弧光。
人物的弧光部分,或者事情转折性的高潮部分,一定是在第一次或者最兴奋的那次沟通中就能得到了。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就决定了一个选题升华的这一部分。
体现时代观察的稿件,需要去做大量事件发展和政策性的背景梳理。比如郑州的断供房()、白领零工(),搭建素材的时候,素材树主干部分的逻辑是非常活的,事件逻辑、时间逻辑、个人风格鲜明的叙事方式都可以尝试。
搭建素材的时候有个小技巧,对于现象观察类的稿件,作为树干部分的素材,可以用特殊的颜色把完整的故事或者解释标出来。比如群像稿件里的主线人物基本上可以把整篇故事串起来,单独标记出来看一定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搭建素材必然涉及到素材取舍。有些同学的困扰可能是,我聊的ABCD都感觉特别好。其实一定是有一两个人的素材是适合大篇幅描述的,如果所有的人都平均用力的话,整个故事的所有人都将无法被看见。通常我们就会把母题先定好,主线脉络也可能不止一条,这需要自己做取舍。
有时我会跟写作者说,不要想象成你的手里仅仅有一支笔,想象你手里有一台摄像机,你写作的时候是一个导演,所有长短镜头、机位调动、台词旁白等等,读者买了你的电影票,你怎么去展现一个好故事?我的第一个镜头是什么?从标题落在荧幕上,大家对它最期待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让这个人、这段对白、这个场景出现在最前面?
具体到文字上,就是素材的安排或者长短句的运用,可以把它想象成长镜头或者切机位,要换一个人表现主题的时候就要接一段素材了。电影、纪录片也并不是人挨着人的,比如一些隐晦的空境、回忆部分可能就是过渡段和外围素材。
关于如何处理和访谈对象的关系,我会跟一些实习生说,“我希望你们不要受到任何伤害”。伤害不一定显性的,可能来自于某些负面情绪,或者短时间内没有办法释怀的东西,到现在我自己也还会有。
在和访谈对象的一段关系开始之前你要做好心理预期,但这很容易会有两个极端。
第一种就是我有很强的身份感,我是一个写作者,面对的是一个叙述者,从头到尾有着非常强烈的身份感。这样可能会造成:第一,你的信息不够客观、不够准确、不够完整。第二,会给对方造成非常强的不适感。
第二种就是我非常容易共情,能融入到对方讲的故事中。之后可能会造成另一种困扰:没有办法及时地切割已经建立起来的关系,比如对方还会向我求助,不停地发消息,还希望我去做一些事情。
我自己之前付出过努力,但没有办法和解,后来已经理解了这种关系。我之前做“眼癌”稿件的时候,接触了很多的患者家属。当时有个孩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去看过他几次。他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父亲挺直白地表示,家里还有一个健全的男孩,已经尽力了,想过把他放在医院不管了。
我知道了是很害怕的,一个是怕孩子的父亲真的这么做,还有是害怕孩子听见。后来我听他父亲说,其实他已经知道了,他从大人和医生、和病友家属的谈话当中已经感知到了。他会去用自己的方法去哄爸爸,他会说:“爸爸你花钱给我治病吧!我长大了,买摩托车带你去环游世界。”他爸当时说的时候就流泪了,“这个孩子太懂事了,没有办法抛下他。”
我当时也很纠结。我接触的患者家属太多了,只能尽微薄的力量去提供一点物质上的帮助。比如这个小孩的爸爸老给他吃泡面。他说,“姐姐我想买鸡蛋吃,我好久没吃鸡蛋了”,我那段时间就经常给他爸转一些钱,给他买鸡蛋。
因为这个故事是一个比较大的群像稿,后来我又跟着医生飞到广州,进了手术室,整个时间跨度非常久。有些读者找到我,希望给他筹款,当我再回到北京,想问他爸爸他情况怎么样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
我不太能接受这个消息,话都说不出来,一直哭。我在他爸爸的朋友圈里并没有看到他的相关信息,他爸爸的语气和态度也感觉不是特别好。
出差之前我还留下了他最后的一些影像和录音,每天晚上我都会看一下他送给我的小玩具,一个少了一条腿的橙色小恐龙。那个玩具他特别喜欢,他得了眼癌之后看不见了,但是能感觉到少了一条腿。他就问我能不能修好,我说如果有机会,一定给他买个新的,他说,“那我把这个送给你姐姐,你就有一个比对的,你买一个一模一样的”。
我每天就看着小玩具刷他爸爸的朋友圈,都没有看到他的信息。春天来了的时候,我在游戏上看到他爸爸在线,我就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当时在想:我站在什么角度?如果我是站在一个写作者的角度,我的稿子早就已经写完了;如果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我又有什么资格这样去审视一个孩子的父亲?人在悲伤的时候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到底是多少?有标准吗?到底过了多久才被允许笑?生活什么时候才能开始?
我那个时候突然就明白了一些东西,我们没有办法对每段关系发展方向有预期,只能带着最大的善意尽力去做。结束之后,有一些需要割舍的和你自己内心需要去面对的东西,这是靠你不断地去跟人沟通,不断地去经历各种各样的选题来积累,它可能是一块石头,慢慢就变成一面墙,你必须要拥有这面墙。
我希望同学们在和人沟通或者从事内容相关的行业的时候,都能先为自己建立这么一面墙。
媒介素养可能成为你以后在任何行业做判断的支撑之一。现在你所经历的、学到的、渴望去探求的,都会成为你今后低谷迷茫时刻的勇气的来源。
Q:和个人故事、动态事件相比,群像稿、现象稿写作其实会比较困难,因为落点比较模糊,如果是在对一个事情进行梳理的话,有一个指向是我要把这个事情说清楚,群像稿、现象稿更突出的是去表达什么?
A:群像这个概念说的是具有一定的共性和特性的群体,其实二者没有严格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母题能立得住,能通过某个现象或某个群体折射出时代的变化,或者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影响和困境。它们本身需要作者对主题的把握是准确和全面的。
我会横向地整理素材,把共性前置。在讨论选题、不断地找样本的过程中,共性是优先被总结,并不断去修正的东西。特性才是拿到所有素材之后要去挑出来的东西,它也可能是筛选素材的标准,比如A很好,B也很好,但A和B说的是一件事,必须要做素材的割舍。在整理个性的时候,你会发现C和D说的东西很少,但却是区别于A和B去表现你整个大主题的,那么它可能就是一些特性的东西,也就是一些新的落点。
群像稿件中主线之外的外围素材如果有必要出现,要么是作为主线素材的补充,要么就是在整个选题的视角上有一个新的认知,它一定不是同质化的素材。
Q:在组稿过程中有什么方法就是能够避免变成感受的罗列,或者故事对故事?如果是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是我们的组稿的思路没有想清楚吗?
A:我刚开始操作群像稿件也是这样,编辑会常说群像稿件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块状结构,就是A故事、B故事、C故事这样,它需要的是我们刚才说的主干部分的复杂逻辑,从最开始的框架搭建,包括访谈框架、写作框架,它搭建的逻辑一定是复杂逻辑或者复杂事件线,它可能是事件发展过程的倒叙插叙,也可能是人物命运某个节点的转换,如果你找不到这个的话,一定要先把最主干的逻辑结构找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块状”的素材之间没有联系,整个稿件框架的逻辑关系发生了问题。
我们往往很沉浸在自己的素材里面,你要从素材里脱离出来,先去构建比较复杂的逻辑联系。它可能是人物线上的复杂联系,也可能是外围素材和主线素材的联系,有了联系之后过渡和转折才会比较自然。
Q:您说建议我们去建立短线、中线和长线的选题库。如何理解短线、中线跟长线?可以理解为通过从网上获取的新闻,或者从现实生活中关注到的热点话题去收集自己的选题库吗?学生可能接触到的资源会比较有限,希望老师给一些建议。
A:可能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大家还有学业要忙,不太适用于我说的用操作周期来区分,那么大家可以把它理解为:某个事件成为热点了,之后还会有人再去关注它吗?为什么?如果你能回答,那它可能是一个中线题;如果这个人一年之后出现,五年之后再出现,你还会对它感兴趣吗?提问的对象不只是你自己,要带入读者的视角去思考。
比如“刑二代”这种选题(),父亲是一个杀人犯。当下你会对“刑二代”感兴趣吗?如果短时间内突破不了,你还会对它感兴趣吗?是不是随时随地有一个相关的好故事,你都愿意去看?如果你一直想看,那它值得一个比较长的周期。
我们说的中线题可能在业务上操作时间是10天左右,对于学生来说会更长。如果“刑二代”十年之后长大了,要结婚生子了,他会经历什么?他的一生会不会因为父辈所改变?你会去看他经历什么样的人生吗?如果你还愿意去看,它就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题,任何时候发现一个相关的好故事,它都是值得被看到的。
原标题:《「极昼工作室」王一然:如何找到一个好故事及写作的方法论 媒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