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电竞引导语:即使论文写作的类型与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方法是大同小异的,只要我们学会了一种类型的模板基本上就可以写作了。
虽然研究论文写作的实际过程因人而异、变化多样,但总的步骤还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选题是撰写学术研究论文的开端,是至关重要而又艰难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选题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选题的确定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在于选题的确定有可能是在某种偶然事件触发下形成的,其必然性在于作者要做一个“有心人”,对相关领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有浓厚的兴趣,并对各种思想和观点有强烈兴趣,遇到问题总想问个为什么。这种活跃的思维状态就是选题必然性的前提,否则再好的课题放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因而培养和鼓励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对学术的兴趣也应是教师的重要职责。通过浏览文献资料来有目的性地找兴趣点、争议点也是确定选题的基本办法之一。学生在查找文献资料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图书馆、资料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手段,通过互联网、信息库、电子图书等,最大限度地熟悉和掌握有关资料,以便尽早确定选题。找选题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况:1)有关选题的文献参考资料太少,或者有关资料太多;2)选题所涉及的文献资料内容太难;3)选题本身太倾向于主观性判断或个人爱憎;4)选题不具备可争议性。在查阅浏览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自己的选题。与此同时,按照一定的选题,学生就会拟定一个假设论点 (hypothesis)。依照假设论点,学生进一步查找和浏览有关文献资料,并列出参考书单(working bibliography)。
有了参考书单,学生开始仔细阅读资料并运用自己的学识和判断力,以概述、综述、评述、释义以及直接引文等多种方式记研读笔记或制研读卡片,同时还要记下自己在阅读与思考过程中的发现与分析内容。在研读与记笔记的同时,一定要准确标明每条信息或观点的出处,以便后来将其融入正式论文中。无论是在论文中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非常识性重要观点以及确切数据或证实性材料,都必须注明其确切出处,否则就是剽窃。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标清楚并区分研读中文献资料的内容和自己所思所悟的内容,以便在后来正式论文写作时严格遵守文献资料的引用规范。学术论文若有剽窃嫌疑,学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随着研读的不断深入,假设论点常常需要不断地修正,使其更切(实际,最后确定为论文的论点(thesis)。读过一些背景资料再有假设论点引导,学生可以先拟定一个初步的提纲(preliminary outline),这样在研读时可以更有的放矢。在完成了研读和记笔记之后,这一提纲就可以被修订、发展成为更详尽的论文的正式提纲。
在完成研读、记笔记、写初步提纲之后,下一步需重读、揣摩所记文献资料,以便按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组合,服务于假设论点。论文在逻辑结构上一般分三大部分:前言(introduction),主体(body),结语(conclusion)。前言部分统领全文,其中包括相关的背景、问题的由来、主体结构、分析方法,以及文献资料的特性等,当然还要包括最重要的论点。在论文写作过程的初级阶段经过了从领域(subject)、题目(topic)、假设论点(hypothesis)一直到论点(thesis)这一过程。前言最重要的是必须用凝练的句子概括出全文的中心,这种句子被称为论点表述句 (thesis statement)。在写作时牢记论点才能保证全文逻辑结构的严谨性、连贯性和完整性。论文的主体部分是用丰富的有关文献资料和个人的陈述与分析来证明和发展论点及选题的合理性。最后结语部分概述全文要点或重申全文的论点。有这样一个全局观念,特别是有了陈述较全面的前言,正式的论文提纲自然会修改得更充实、结构更严谨。这就为撰写全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这一阶段,学生似乎胸有成竹了,但实际写起来还得花一番苦功,此时学生语言功底的强弱便会一览无余。面对摘记的文献资料、拟定的提纲、确定的论点,学生既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力,同时要有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论文一般至少需要“三易其稿”:草稿、修改稿、终稿。学生在写草稿时需要注意以下常识:1)留出足够行距,以便后来增加或更改内容;2)为了不影响思路,遇有长段引用文献资料无须立即抄在论文中,可以简明标清出处,后来再补;3)每引一处参考资料都须及时标明出处,以免遗忘,造成抄袭的嫌疑。修改草稿包括:1)调整全篇组织结构;2)修改段落;3)修改句子;4)修改措辞等。将论文稿放置一段时间再修改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这样修改起来能更客观、更具批评性。终稿之前还需要最后修改一些明显的形式与格式方面的错误,使论文整洁、规范。虽然论文所体现的思辩能力和运用语言的技能电脑取代不了,但电脑文字处理系统可以使论文写作效率大增。用电脑修改论文有笔头修改不可比拟的优势。研究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处理工具,使自己的作品充实、整洁、规范。
参考资料引文格式是论文写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格式问题。论文中任何没有标明出处的直接或间接引用的观点、事实或数据,假如被读者误认为是论文作者本人的原创,都将被视为抄袭。只有能熟练运用参考资料引文格式,才能保证论文的严谨性,明确作者的学术创新性,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美国社科类的主要参考资料引文格式有三种:芝加哥论文格式(Chicago Manuel Style)(Turabian),现代语言学会格式(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MLAStyle)(Gibaldi),美国心理学会论文格式(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Slade: 235-258)。其中MLA格式为英语专业广泛运用。MLA格式的最大特点是简明扼要,科学严谨。它采用文中用圆括号夹注形式 (parenthetical citations),圆括号中有文献作者的姓氏和引文页码。读者可在论文末尾的引用参考文献(Works Cited)中找出有关引文的全部出处信息。参考文献部分只需列出论文中确切标明出处的文献资料。MLA格式的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首字母排序。著作类文献的格式顺序为:作者(或编者、译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文章类为: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出版年份、页码。MLA出版《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手册,对论文格式的细节,特别是对论文内部引文格式(in-text documentation)以及文末所列引用参考文献格式(Works Cited)有全面严格的规范。学生需要常常查对,规范自己的论文格式。
MLA对一般的学期研究论文有完整的范例,但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的确切格式规范需要参照MLA格式或其他权威性论文格式,由各学位授予单位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协同教学部门的有关专家来具体制定。
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实处着手。强化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与格式的严格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只要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们以自己的治学经验为基础,指导和启发学生,以严格的学术论文格式与规范要求学生大量练习,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同时作为外语类研究生教育,我们还肩负双重任务,既要强化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要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教育规范与水平却很不平衡,国内有关机构及专家如能制定并推广全国英语学术论文的质量评价标准与格式规范,必将有利于尽快提高全国的研究生整体教育水平。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乐鱼电竞。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