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文学“身边工作室”总监,前网易“人间工作室”负责人。曾任深圳电视台编导、网易“另一面”编辑、成都商报驻京记者,代表作《空难魔咒的背后——飞行员心理健康问题隐忧》《香港人的生活资源从哪里来》等。
在过去十年间,我们团队一直专注在非虚构领域,2020年开始了现实主义小说的探索。目前,我们团队在爱奇艺依旧在深耕非虚构领域,挖掘优质的内容。
今天的分享我将结合之前具体的工作经验,围绕非虚构写作平台背景、平台发展与非虚构未来探索展开。在这个基础上,也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积极的市场下游的消息。好的非虚构作品到底能走到哪一步?还具有怎样的可能性?这是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核心。
首先讲一讲非虚构公众写作的理论基础。我们团队最早在2015年8月开始做非虚构,当时的负责人是关军老师。到2016年,我作为新的团队负责人带领工作室推进业务。对于内容产品,我们一直坚持UGC的模式,即用户提供内容。从文学概念上,非虚构的意涵广泛,散文、口述史等都囊括其中;从新闻媒体的视域下,特稿也属于这个范畴。而我们平台很明确,聚焦于公众写作。
那“用户提供内容”到底指什么?从编辑部选稿标准出发,最重要的就是以下三点:一是恢复主角意识。以前新闻媒体记者来采访当事人,而现在公众写作把话筒、把笔交给个体,“你”来讲自己的经历。“你”作为主角,主角意识是要不断地拔高、觉醒的。在场很多记者朋友,作为记者在报道过程中,你到底将自己放置在一个什么位置,是基于代表的机构与平台,还是代表你个人的视角?你的主体意识与你的采访对象、公众之间是否有冲突?
我们曾有一位作者是在央媒工作的记者,在他给我们平台撰稿的过程中我们多次讨论上述的这些问题。在每次采访之后他也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作为央媒记者,他是代表媒体、用媒体的思维去做报道的;但当他回到书房里开始写作,他是作为个体以一个记者的身份观察、感受到他对面的被采访者真正的心情。或者说,是这位记者他自己在采访过程中感受到的这一切。某种程度上来说,谁是拿起笔的人,谁就成为了这篇作品的主角。
还有一种写作方式,是作为记者在写作一篇非虚构作品时,你把话筒交给了对方,然后让当事人以他的思维、以他的自己想讲述的方式来叙述。主角可以是变化的,但他并不代表平台也不代表某一个机构,他代表的是自己这个个体本身,不管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参与其中。
二是把诠释权交还给当事人本身。如果说主角意识是基于人的,那诠释权交给当事人本身是基于事件的。所写的故事,它一定是一个事件,不管是大事小事还是很多事聚在一起,都是以事件为核心的。那谁作为当事人,我们就把解释这件事情的权利交给当事人本人。他自己理解、看待事情的方式,从中的感受,事情旁观者的评价,全部由涉事者来讲述,回到一个非常原始的现场感和一种原始的记录。
三是与信息茧房做对抗,这一点是对应读者而言。近几年各类资讯推送都是基于算法,倾向于捕捉受众自身的兴趣点,这很容易使人大量接触同质的、类似主题的讯息。而我们希望公众写作平台的内容产品能带给大家一种更真实、更全面的当下生活样貌和时代图景,还原当下时代、社会本真的样子。它会突破你的认知和信息,突破你日常生活经验、社会经验或者是所见世界的边界,让受众能够看到我们很少真正关心的个人生活经验以外的东西。我们团队希望我们平台的内容产品能够实现这样价值与意义,不断地破圈。这个破圈不是某篇文章被原本无法接收的受众读到,而是将生活经验之外的人和事尽可能多地去记录,反射出更广阔的社会面向,内容产品转换出更广泛的市场形态。这就是我们团队从始至终想要达到的期待。
基于以上这三点,其实对编辑团队的工作提出了一个挑战:我们如何去获取到这些内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范围都是很有限的,我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比拟为一个玻璃罩子,说好听一点,就是玻璃温室里的花朵,从小好好学习,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学校,毕业后有一份也还不错的工作。基于我自身或我们编辑团队的生活经验,人没有办法跳开自己的生活的圈子太远,所需要的内容来源当然也不是我们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倚靠任何团队去描摹这个世界的样貌都是不切实际的,我们需要多样的内容来源,让公众来进行写作,让尽可能多的具体的人参与其中。我们想把笔交给普通人,交给曾经作为我们采访者的个体,或者是曾经我们采访的事件中的当事人,让他们自己去写。但是在写作之前,素人作者也需要对于非虚构写作本身的要求、法则和我们想要的内容有一些基础性的认知,比如说真实性、文学性、亲历性、社会问题性和时代性。这都是我们团队十年以来对非虚构作品主张和坚持的理念。
真实性就不解释了,大家都很清楚这一点。文学性可以专门聊一下,文学性还是能够通过训练和培养获得的,如何将一个故事讲述得更能够让大众所接受、喜欢并且能精准感知到作者真切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是需要学习的。如果我们将非虚构作品也作为非常泛化的文学作品品类之一,文学性也是作为它的基础。
亲历性我觉得是一种姿态,是你将自己放在一个什么位置和角度去看待,你如何去写下这个世界让你感动、震撼、你想要记录下来的东西?不管你是写作者还是采访者,亲历是你的角度,你跟这件事、这个人越近越好。如果我现在写一个我非常关切的社会问题或者行业,即便之前我从未接触了解过,当我要进行书写的时候,我还是需要去深入行业问很多相关的人,做大量的信息的搜集和采访。先进入,再写作,这也是一个很基础的要求。
社会问题性是新闻媒体对于记者写稿的基础要求,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编辑常常需要绞尽脑汁跟作者沟通你想要写什么。这不意味着大众作者写作的时候要拔高、上价值,而是希望作者能够再多想一点。多想一点什么呢?就是你经历的、你写作的这些,对于当下这个社会,它意味着什么?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切,我的朋友,我的同学,我的家人,每一个人所经历的一切都不可能是割裂于社会存在的,它一定与时代和社会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知名学者项飙老师曾经说我们要去发掘“附近”,非虚构写作就是让大家把视角从很宏大、很飘渺、虚无的主题上拉回到自己的身边和附近来去观察去写作。其实我的理解是需要观察这个你所身处的时代,还是回到你所身处的社会中来,从中挖掘到自己想写的东西,或者有一些新的感受,或者是给大家传达一些信息。好的非虚构的作品需要具备这五个特质。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多少能有些感知和感动的,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结来说,好的非虚构作品反射出个体与自我、社群、社会以及时代的关系,听起来是一个越来越大的范畴跨度,但其实这四点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除此之外,我们团队筛选非虚构稿件的时候还有一些标准与考量:一是稿件需要具备个体话语和公共话语之间的调节;二是稿件要建构个体化经验和宏观社会结构之间的关联。一篇非虚构文章落笔了之后,它不止与作者个人相关,还是跟这个时代息息相关,我们在关注和打捞这样的表达。
从2010年李敬泽老师将“非虚构”引入文学创作类型中,到2015年依托网络媒介的非虚构写作平台出现,我们希望大众能够参与记录,书写自己的“看见”。有了短视频平台的兴起,除了媒体人,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广泛参与,积极建构时代话语体系,所有人都能够公平地发声,当然在资本之下也许没有那么公平。但不管怎样,数字化平台发展到今天依旧是一个好事,直接推动了更广泛群体参与的社会话语建构,从十多年前的精英文学、报告文学走向了今天一个公众建构的新的文学体系。对于我,以及对于我们这个深耕近十年的UGC非虚构编辑部来讲,下一步要探讨的是——我们如何在广泛的公众建构的语境中,鼓励大家写作更多扎实的好文本,然后走向市场,让这种有意义、有价值的记录与创作不只停留于文字,而同时能够向出版、影视、音频等多种不同形式不同传播介质转化,从而触达更多人;也反哺好的创作者,共营更好的创作环境。
我们现在新做的一个平台——“身边Ourlife”微信公众号(微信号:ourlife2024),是今年6月6日才启动的。新平台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新的发展,我们编辑部可以重新去梳理过去优质的内容,不断实践、更新我们的工作经验。我们身边工作室的slogan是“你的故事,就是世界的展开方式”,还是希望从普通人的现实经验入手,挖掘更贴近、更还原、更有共鸣,打动人心,充满现实质感的好故事,兼具社会性和故事性。
首先是要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勾连和展现,这一点刚才也提到了。第二是更充足的故事性的展开。写一个故事,听起来很简单,只要把事讲清楚就行了,但其实如何把一个你亲历的事,那些只有你亲历的故事整体的脉络和细节以更好的方式展开,好让完全对此一无所知的读者能够接收到、感受到,这其中需要一定的写作经验和技巧。不管是怎样阅读习惯的读者,他想用比较短的时间看一个短篇故事,那作者如何能让更多读者从故事中更快感知到、捕捉到你想要传达给大家的想法,采用怎样的技巧、方式将故事更好地展开?这基本上是编辑需要跟作者去认真讨论,不断尝试、丰富的过程。
第三,需要具备人物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如果我是作者的话,有编辑跟我说,你这个人物没有典型性或者没有代表性,我可能第一时间会感觉,你是又回到了报告文学、典型人物报道那个年代。但是其实所谓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是说TA是在这个时代中,或者是在所在的场域中,在社会社群中,TA是代表着一个小群体,与作者和作品想要表达的,社会发展也好,或者过往的社会集体回忆也好,是一致的,能够让读者通过这个人感知到这个群体的特质。
举个例子,我们团队曾经跟中信·大方合作了一本书《在工作中,看到中国》,这本书起初是“寻业中国”系列连载,想呈现的就是中国各行各业从业者的职业故事。那我们希望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能够写出在行业中工作的一些很细微的,或者是很多外行不为人知的细节,包括他怎样理解所身处的这个行业?他和其他从业者是怎么样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或者是多个人物,TA所具备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可能没有办法完全代表整个行业。但是从作者的视角出发,故事中人物的经历他们代表了行业的某个侧面,只要写得足够细致。作为写作者,你自己心中明确通过写这些人的故事需要展现出的主题,而你选择记述的人可以与主题相呼应,透过这个人物更好地服务于主题。
第四点特质就是充分贴合当下的情绪,对社会情绪有真实的展现。从市场角度来讲,这个市场不是指公众号所面对的读者群体,而是指更广泛的出版、音频、影视的市场,现实主义作品带给公众最真实直观的感受和社会意义,就是迅速地捕捉和反映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情绪。
在疫情之前,我们编辑部收到的很多稿子,能够感受到公众的情绪都是高昂的,比如“寻业中国”系列中从2017年开始到2020年左右,透过稿件展现的情绪是我希望我努力工作,达到社会跃升,要卷,当然其中也会有职场的焦虑与压力。公众写作的非虚构作品中常常会有社会焦虑、社会问题的展现,也会有个体的思考,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等等。比如作者三胖子的《五爱街往事》去年由新经典出版之前,连载了很多年,记述了沈阳小商品市场外街开档口的小商贩的故事,尤其以女性为主,她们的生活,这些年人生的选择,其中都蕴含着向上的社会情绪和动力。2022年,我们发起过“上海春天”的系列主题征稿,其中很多疫情故事是令人不忍回顾的。
而疫情后透过非虚构稿件我们意识到社会情绪又有了变化,公众会更向内观,更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我如何能让自己过得更好?我如何自洽?我如何在这个社会中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到底是考公寻求更稳定的生活,乐鱼电竞入口还是工作多年后反思这个工作到底适不适合我?这都是这些年非虚构作品中非常直观地展现出的我们的社会情绪。这是由每一个普通公众所书写的,基于他当下的情绪所书写的自己或者是身边人的经历。纵观之下,整个社会现在更关注的是什么,社会情绪和时代议题在怎样变化,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上,非虚构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这里。
我们编辑团队在近十年跟作者沟通、处理稿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规范的工作节奏。
作者完稿反馈后,编辑初审会对稿件整体主旨、立意等进行大方向的沟通和修改,在二审的时候,编辑开始逐字逐段地跟作者细究表达的问题,或者是探索更好的表达方式,每一篇文章还会经过编辑之间的认真审核、讨论和修改。对于素人作者,如果投递过来的稿件质量是5、6分,那我们寄希望在编辑沟通、反复修改之后能够达到8分。那如果是有经验的写作者,原本是一个7、8分的稿子,那我们也很希望说能在大家的思考和探讨中达到更好的成果。
我们编辑团队希望能够帮助到每一位作者,确立长期写作计划,在一个主题下更深入挖掘和延伸。这是我们过去十年一直延续着的思路,我们很希望作者能够去捕捉和构思长期的系列写作计划,专题性稿件目前成为我们团队和新老作者们共同发展的方向。作者个人的系列稿的策划,我觉得至少对作者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后续的出版、影视转化也会有更多可能性。从写作者自身出发,系列稿件的选题思考和写作会也引发更深入的思考,也有助于作者持续地进行写作。从我们的作者群能够看出来,持续写作数年的作者,时间积累下来都会被市场看到。我们接下来也会有一系列征稿策划,大家可以关注“身边Ourlife”微信公众号(微信号:ourlife2024),编辑部会去设定一些选题范围,希望更多的作者来参与,一起在同一个选题下集结各种不同视角。
在过去这几年,我们曾经有20余部作品相继售出影视版权,有一些走向大银幕,有一些可能在开发阶段还面临一定的困难。接下来我们工作室会有越来越多的非虚构作品在电影荧幕上和大家见面。其中想向大家重点推荐几位作者和相关作品,比如虫安,可能大家比较熟悉。他在写了很多非虚构稿子后,开始了纪实小说的写作。他之前的非虚构写作是基于亲身经历,《教改往事》和《刑期已满》是他的非虚构短篇集。目前他已经作为编剧,进入到了更广阔的影视行业中。另一位我们平台写出来的、比较典型的作者是深蓝,影视剧《三大队》的原作作者。
《西寻》也是前两年我们团队发起的征文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一个作品。这个作者也很有意思,他是上海本地人,父亲和爷爷之前都是在上海古玩行业的,他从小耳濡目染,然后就写了他爸的故事。他爸的师傅有一个古玩被人骗走了,他爸开着车循着线索一路去找骗子追宝的故事。写作过程中很有意思,他不停地去采访他爸讲一些年轻时候的事。很多时候有趣的事情是要靠挖掘的,即便是天天生活在一起,我们也不可能清楚对方人生的所有经历。多问、多沟通,带着写作的观察去探索一下身边人、身边事是很必要的。
《比山更高》是近两年我看过的最好的非虚构作品,非常扎实,近50万字,共总分为四章,记录了过去20年中国自由攀登者各自的命运。作为自由攀登者,这一群年轻人,他在选择跨越生存和死亡的故事。作者宋明蔚之前是《户外探险》杂志的执行主编,也曾经写过不少短篇体育题材的非虚构作品。这本著作是他多年的心血,几年间持续采访,最后形成了这本很有故事性和文学表达的作品,非常推荐大家去看。
上述提到的都是我们团队接下来将要持续向影视市场进行推广的,也作为优秀作品来和大家分享。欢迎今天在场的每一位朋友,给我们投稿,或者是你去寻找一些自己想写的选题,长期的或者是单篇作品。这都是很自由的,我很崇尚写作一定要精神自由,思想自由,只有在写作最开始落笔之前和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是最自由的状态,呈现的作品才会是真正能展现出来“我”自己。人生也好,思想也好,所有的一切,不管下游市场有可能会是何种反馈,但至少在拿起笔写作的那一刻我们是完全自由的。后面的事情就可以交给编辑,或者是版权经纪来处理。但是写永远是最重要的,写是所有一切的开始。
Q:今天聊的很多创作是偏向于UGC的生产模式,我关注到像西安本地平台“贞观”,发了一篇《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这篇文章里很罕见地有人去讨论内容的真实性是否是能够得到保证。之前很多媒体所采写的文章,由专业记者或者是媒体人去做的内容,大家可能更多地会去讨论它的新闻伦理,但可能不会去涉及真实性能否得到保证。我想发问:在UGC生产模式里面,我们如何能够保证内容真实性是具有公信力的?
A:所谓真实性其实是有两种视角。你去看待同一件事情,写一篇文章,带着媒体人的视角去报道一个社会现象,或者是类似这种新闻事件,你的身份决定了你需要保证给公众的真实度。还有一个视角是个体的视角,如果我是写我亲历的人和事,我自己身边亲人的一些事情的时候,此时的真实性,其实不是媒体人所探讨的真实性。
UGC非虚构或者是公众写作稿子,不是代表着媒体人或者官方媒体给公众传递信息的视角,它就是我自己个人的一个观感,但这个观感是真实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去写我身边前几天经历的一件事,和我的朋友两个人都经历同一件事,作为写作者、表达者,我们的观点、感受、看法、想要表达的东西并不相同。基于他的视角,基于他的经验,他写出来的又是完全不一样的故事。所以在UGC写作中,我们不能忽略写作者自己本身站在什么样的观点和立场,写作者本身也是这篇文章中的一个主角,也是这个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视角。
以前在媒体作为记者报道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是在摄像机后面的,我们的视角是往后的,更多是一个观察的视角,尽可能地去完全真实地记录,诉说事情的发生,而不是以我们自己的情绪或者是个人好恶来影响这件事情的表达。但是公众写作不是这样的,大多数人写作的时候他自己就在其中。写作者自身对这件事情是有看法的,写作者对世界的感知和看法,这是会通过作品展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公平公正的视角。作为平台,真实性核查是我们编辑部非常重视的,收稿后一定会确认,不论稿件的主题和内容,都会要求作者提供能够佐证文章内容真实性的材料。这是真实性基于不同写作模式的一个认知和判断标准。
A:过去十年,不管是从我的团队也好,还是从很多外部作者团队、个人写作者,都感受到非虚构的发展,像近几年《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我在北京送快递》等作品的火爆,或者是袁凌、邓安庆等作者的作品。我们坚持公众写作,把话语权交给公众,交给个人,像项飙老师说的那样,去更多地关注附近,让公众的话语得到最大的彰显,这件事情本身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会继续坚持做下去。我们团队的变动不代表这个领域有什么变化,但近几年确实更多的影视公司、出版社、文化集团,都越来越关注到非虚构写作这件事情本身,非虚构不仅仅是在媒体人或者是门户网站的一小圈子里的兴趣爱好、小众的文学文体,这种关注意味着非虚构真的是有可能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好的内容被更多公众所认可。
如果说变化的话,在我这里看来就是积极的,优质非虚构内容能够往下走到更宽广的一条道路。我能看到市场真实的支持,看到有更多的下游愿意为好的内容买单,好的内容被市场认可,我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我相信非虚构可以走向更远的地方。不要光盯着一个媒体、一个品牌看,看看这个更大的市场,看看现在有多少非虚构的图书在被出版社追捧,或者是出版社想要主题性质的系列非虚构作品,成为新一个热点话题,或者是一些作者能够积累出个人的文集。要看整个市场给我们带来的广阔的可能性,这是我的想法。
Q:哪些人适合进行非虚构写作?平台会不会招募记者?平台和编辑部又在成稿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A:很多作者的前几篇来稿,都跟他后面大家看到的稿件完全不一样。编辑会很明确,第一时间就告诉他,稿子的闪光点和一些比较大的修改意见。从我过去这些年的经验来看,所有被市场看到的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的学习能力特别强。编辑给他提修改意见的时候他会思考,然后跟编辑讨论,再去修改、调整自己的稿子。
可能每个编辑团队不一样,我们团队是会跟作者一起去思考和讨论的编辑团队,会提一些很细节的问题,甚至说写作技巧都会跟作者去讨论,从我们的角度出发给到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作者可以接受,当然可以不接受,都拿出来跟我们一起讨论。在这里面,学习能力强的作者一定是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走到更远的。
编辑是基于作者写出来的内容,后续跟作者讨论为什么要写这个主题,以及是基于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书写的,想要通过作品表达什么,包括会跟作者聊一聊他过去的人生经历,希望写通过写作来表达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编辑也会再跟作者一起挖掘、探讨系列写作计划。
2015年国内非虚构写作平台出现的时候,我们组建了专业的作者、记者团队,有1、2个记者的设置,后来就没有了——那时候我自己也作为记者写过稿子。有经验的记者参与肯定会让稿件质量提升,编辑跟记者探讨之后稿件会更成熟。
作为非虚构写作编辑部,我们团队一直没有组建成熟的记者团队也存在运营成本等方面的考量,当然我们非常希望记者朋友们给我们长期投稿。我们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作者,但是作为正式员工入职这种形态暂时还没有开启。
评论区有提问说,招了记者团队对公众写作会产生哪些变化、会不会使得公众写作的意义改变?坦率地讲,从我们团队的经验出发,我们不是一个媒体平台,是不同的内容和平台形态。媒体的选题逻辑是要契合当下热点、回应实事的;我们的作品不会去追逐热点,但会关注到当下的社会情绪,关注的更多是一个“温点”。
UGC非虚构不需要像新闻一样,它其实就是一个独立个体以纯当下的视角来写作,选题的自由度是很大的。这也是我自己坚持做非虚构这么多年的原因。当我们在用个人视角展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很多敏感的东西它就会被个人的视角所消解。这个消解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为我们自己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去表达和展现。
个人表达是重要的,但像刚刚提到的,我们希望内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代表性,也不是要完全写自己个体的东西,不然就变成写日记了。记者站在媒体、组织机构的角度表达空间是有限的,但当回归个人的视角很多敏感的话题有了深入探讨的可能与空间,这是UGC非虚构的宝贵之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