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信息碎片化和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非虚构写作以其独特的真实性和深度报道特质,成为公众获取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2023年12月9日,复旦大学举办的“非虚构写作的公共性与专业性”圆桌论坛暨《非虚构写作:公众故事与作者访谈》新书出版座谈会,为这一写作形式的未来探讨提供了重要平台。座谈会汇聚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张乐天教授、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以及来自爱奇艺等机构的多位嘉宾,他们围绕非虚构写作的历史、时代价值以及个体叙事展开了深入研讨。
张志安教授从新闻和文学共同演进的视角,回顾了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历程。他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报告文学,虽然尚未完全成熟,却通过真实故事反映了社会状况,对“救亡图存”起到了重要作用。相隔数十年后,80年代纪实性报告文学的重兴,因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求,成为社会启蒙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随着专业媒体原创内容的骤减和深度报道的萎缩,网络社会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参与,非虚构写作迎来了全新的时代机遇。
在公共性方面,张乐天教授强调,面对信息的偏颇与碎片,非虚构写作为公众提供了一幅多元化的生活图景。这种写作形式不仅丰富了个体的主观体验,乐鱼电竞凸显了差异化的社会声音,更在历史变迁中展现出重要的农业与工业、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
爱奇艺的沈燕妮从当今社会的焦虑情绪出发,论述了非虚构写作的时代价值:通过个人视角的真实记录,揭示被宏大叙事掩盖的多元表达。她认为,非虚构写作不仅与学术和新闻报道存在差异,同时也应当成为两者的有益补充,展现复杂的社会情感与风貌。
深蓝作家通过自身的写作经历,指出非虚构写作者从大时代去了解身边的小故事是重要的。他提到的华北某省的公热潮,正是通过挖掘个体故事与地方经济结构相结合,揭示了当代人们对身份与职业的追求。
尹政梁作家则强调个体故事在时代转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不同代际之间的价值观碰撞。自由撰稿人胡卉表达了一个非虚构写作者的核心使命:在记录时代的过程中,深刻认识自己,通过修正自身的认知与视角,才能更好地传达他人的故事。几位学者和作家的共同观点表明,非虚构写作应聚焦在对个体差异性的探索上,且其背后所承载的时代脉络愈发重要。
在座谈会的总结中,张乐天教授强调,非虚构写作需借助历史的深度分析,明确新时代的主题。他认为,从历史角度看,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在于用个体故事反映国家与社会的变迁,特别是在庞大的社会变革背景下,每一个故事都可能是未来历史的注脚。
从沈燕妮的观点来看,非虚构写作的未来愿景在于通过编辑部的支持,推动创作更体系化的作品。牛嘉宇特约编辑指出,非虚构写作与平台运营需要在议题内容筛选上找到平衡,以应对读者的需求与内容标准的提升。
这一场于复旦大学的座谈会,不仅是非虚构写作在公共性与专业性上寻求平衡的生动展示,也为未来的写作者指明了方向:在这不断变幻的时代中,非虚构写作的使命不仅在于记录,更在于以真实的故事,串起时代的印记。通过个体与社会的深度链接,非虚构写作将继续在中国文坛上展现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引导读者超越日常生活的碎片,理解更为广阔的社会图景,成为未来非虚构写作的根本责任与目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