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崇正是一位勤奋而有才华的青年作家。他有很好的讲故事的能力,又能在现实、科技与想象力的混合中完成主旨表达。他的作品所形成的影响,拓展了人们对岭南文学的想象。科幻、玄幻、乐鱼电竞网址机器人、虚拟人、折叠术、分身术,这些陈崇正小说的关键元素,更像是人工智能时代想象力释放所留下的印痕。
到了《归潮》,他将目光从最前沿的科技想象,转向最传统的乡土生活,风格变化极大。这种现实主义的写法,以及处理历史与地方文化的方式,并非作者近年的写作主流,但细心的读者还是能体认出这是陈崇正的小说,毕竟他之前写过不少现实感很强的作品。这让我想起前一段读的《托尔金传》,里面有一段话说:“不存在两个托尔金,一个是学者一个是作家,他们是同一个人。这两个侧面有所重叠,所以彼此难辨。又或者根本没有两个侧面,只是同一头脑、同一想象力的不同表达。”我也认为,不存在两个陈崇正,把《归潮》和关于元宇宙的那些小说合起来看,更能认识一个完整的作家,这也是“同一想象力的不同表达”。
《归潮》为作者创造了一个重新面对故土、面对自我、面对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时刻。许多优秀的作家,骨子里都会有为故土写一部作品的冲动和梦想。我相信,作者写《归潮》时是庄重的、投入的,而且是充满眷念之情的。他在小说中描绘了诸如潮戏、木雕、鱼生、单枞、祠堂、书楼、英歌舞及潮州方言等故乡元素,也通过这样的写作重获了一束打量故乡的眼光。他未必有为故乡立传的雄心,但写出一个地方的灵魂与情义,确实是《归潮》的主旨。有些生活段落充满感情,有些人物遭际令人伤怀,可见作者在这个题材上用情至深。记得英国小说家、评论家詹姆斯·伍德曾说:“写作和人生都没有捷径,都不靠聪明,而是靠深情。”确实,没有“深情”,作家根本写不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作者爱他笔下的人物,爱这块土地,也感念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所以,文字上显出了诚恳、朴素且带着近乡情怯式的小心翼翼的风格,连小说里的人物,也普遍都是善良而带着暖意的。
这也是作者自我检视的好机会。《归潮》写梅花村的陈洪礼和林厝围的林汉先这两个年轻人“过番”的故事,也写两个家族百年来的风云变幻。林阿娥的回家、林家兄弟的牺牲,以及几代潮人的归潮故事,跨越百年,核心词是家国情怀。他通过一次写作,既重温了潮州人的这份情怀是如何形成的,也检视了自己身上有哪些潮州人的精神积淀,又将如何延展到当代生活中。
这可能是一个作家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那就是开始懂得如何在历史中重新认识现实、认识自我。雅斯贝尔斯说:“对于我们的自我认识来说,没有任何现实比历史更为重要了。”《归潮》所呈现出的历史感,首先得益于作者对潮州人百年归潮史的调查、研究和共情,包括资料查证和叙事设计,这些为小说真实感的营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作者并没有满足于挖掘历史记忆,而是有意让历史通向现实,并让现实中的人在文化传承中产生文化认同。这种自觉的历史意识的建构,也是《归潮》不同于作者其他小说的意义之所在。艾略特说,历史意识能使一个作家最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写作《归潮》的陈崇正,也由此省思了自己与历史、与当代的关系。
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的叠加,共同构成了《归潮》的写作要旨。里面那些闪闪发光的生活、风格独特的细节,是文化记忆的还原,也是日常精神的传承。藏在小说下面的那道潜流,是一个地方生生不息、永不言败的生命意志。这部小说不仅写了陈崇正所生活、所记忆、所理解的那个世界,还展现出了作家所崇敬的人生、所寄托的情义。我觉得,潮州人民要感谢陈崇正,陈崇正也要感谢他曾深深受惠的那片土地。当一个作家找到了值得自己长久深情注视的地方时,写作就意味着回家。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韦衍行)1月17日,《2024年“一带一路”青年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报告以“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丝路青年携手共创共同发展繁荣”为主题,描绘新时代“一带一路”青年担当、青年实践、青年创新的新画卷。…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胡雪蓉)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哈尔滨亚冬会”)火种采集仪式今天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线上火炬传递活动同步启动。 哈尔滨亚冬会将于2025年2月7日至14日举行,这是我国第三次举办亚冬会,也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